自愛迪生發明電燈以來,燈光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,在城市燈光更是標志其繁榮程度的體現,當然,現代的燈光也不僅僅只是作為照明使用,燈光經歷了從功能照明到慶典照明再到演繹照明的發展歷程,多元化的燈光秀已然成為城市夜經濟的一部分,如今各地燈光秀表演形式層出不窮,那究竟燈光是如何演變到這一步的呢?
元宵燈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燈光秀。南朝時期為祈求風調雨順、家庭美滿、天下太平,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會在南京舉辦盛大的元宵燈會。屆時,從皇宮內院到普通百姓家,處處張燈結彩,各式各樣的紙糊燈籠讓燈光豐富多彩。
而近代的燈光秀最著名的莫過于的法國的里昂燈光節了,作為國際上知名的燈光節,里昂燈光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葉,傳說當時歐洲鼠疫當道人們苦不堪言,為了挽救人民,里昂當地官員和貴族向圣母馬利亞祈福,不久后鼠疫便消退了,里昂人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,決定在每年的12月初點燃窗前的小蠟燭,后來慢慢演變為燈光節,到1852年的時候被正式定為一個燈光秀的節日。
1969年,迪士尼開創性地將3D光雕投影技術用于鬼屋,開創了常規的娛樂節目燈光秀。30年前,英國人最早將LED屏幕組合起來覆蓋到建筑物上,形成了建筑物表面的燈光設計,而這種燈光秀也成為今天最常見的城市燈光秀形式。當下,任何一個盛大的節日,如果沒有燈光的參與,似乎總是顯得略微冷清,燈光秀已然變成了常態化的夜游項目。
回顧燈光的歷史,我們除了看到燈光的功能在不斷變化,更能看到技術的不斷更迭。在古代,因為燈光稀缺,各種蠟燭造型、豐富的燈籠組成的燈會和燈光節就足以讓人興奮不已,而今燈光秀已經成為人類展示科技、提升娛樂體驗的一種手段。
1969年,娛樂行業的巨頭迪士尼公司,將3D光雕投影技術應用于鬼屋游樂項目中,產生一種真實感非常強的視覺效果,為游客打造了有些恐怖又十分有趣的體驗。
1991年,迪士尼公司再次“升級”了3D投影技術,實現將數字化圖像繪制在起伏的3D物體之上的效果。此后,GE公司和一些藝術家進一步發展了燈光投影技術、拓展了其應用邊界。
進入21世紀后,隨著計算機、照明設計和各種技術的進步以及城市建設的發展,燈光秀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開來。4D激光技術、全息投影技術、立體光雕技術、鐳射膜技術、視聽音響技術、數碼控制技術、水幕投影技術、數碼掛軸技術、無人機技術等,都為燈光秀提供了技術支持。
現代燈光秀的各種形式已經不僅僅只是色彩的沖擊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,情感的共鳴,在給人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是,也對傳達想要表達的文化和感情!